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印染機械分會第一屆二次會員會議成功召開
11月21日,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印染機械分會第一屆二次會員會議在浙江新昌舉行。新昌縣副縣長裘武宏、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李毅、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林琳等相關地區及協會領導,中國紡織機械印染機械分會會長、會員單位企業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印染設備制造企業代表約90人參會。會議由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印染機械分會秘書長張雨彤主持。
裘武宏在致辭中分別就地區產業發展現狀、地區企業構成情況、企業家以及地區環境等方面情況進行了介紹。裘武宏表示,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撐起了新昌經濟的半邊天,人均GDP成績突出,地區工業經濟、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地區企業秉持著堅守主業,做強實業的理念,不斷開拓眼界,提升水平。新昌擁有泰坦、日發、遠信等一大批優秀紡機企業和企業家,2018年1~10月地區紡機主營業務的增幅達18.9%。為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他期待更多的紡織業活動在新昌舉辦,帶動地區產業更好發展。
李毅在致辭中表示新昌作為紡織機械的集聚區,從20多年前的新昌印機到現在眾多業界知名的優秀紡機企業,印染機械多年來在這里發展得很好。會上,他還宣布了2019年分會執行會長單位,遠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宏大科技集團做為新一屆印染機械分會執行會長單位進行了簡要發言。
會上,李毅就印染機械行業發展情況及2018年中國國際紡機展展會情況進行了專題講解。據介紹,作為印染布產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當前的印染面料產量超過全球的50%,也是全球最大的印染機械制造國和使用國,國產印染機械年銷售量約150~200億元人民幣。總體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印染機械國內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出口增長較快。在當前環境政策和經濟形勢下,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是國內印染和后整理設備制造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隨后李毅介紹了印染機械在2018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印染機械展品的情況,本屆展會共有489家國內外印染機械廠商參展,較2016年增長4.7%,其中中國大陸參展商314家,海外參展商175家。作為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的重要工作,歷屆展會,紡機協會都會組織專家進行展品評估,針對印染行業,今年重點圍繞針織物前處理機械、數碼噴墨印花機以及間歇式染色機三大類裝備進行了評估。
據介紹,本屆展會國內外企業帶來了不少新產品和新技術,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數字化技術應用方面都有一定進展,顯示出了印染機械技術的發展方向。主要產品參展情況是,針織物前處理機械21家企業參展,數碼噴墨印花機32家企業參展,間歇式染色機23家企業參展,圓網印花機12家企業參展,平網印花機8家企業參展,定形機22家企業參展,機器視覺驗布機10家企業參展,油煙處理設備6家企業參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展會,參展的機器視覺驗布系統設備明顯增多,說明替代人工的自動驗布需求正在推動該技術的發展。
最后,李毅提醒到節能減排仍將是印染機械技術發展的主線,數控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推動印染行業實現清潔生產。目前智能化技術已經在很多行業應用,紡織行業智能化技術應用最好的領域是筒子紗染色、紡紗和化纖包裝。織物印染的智能化技術還在研發或局部應用階段,特別是印染物料的智能化物流輸送方面還未見進展,有待設備制造企業在這方面進行探討和試驗。
林琳做了題為《2018年1-9月印染行業運行情況及全年趨勢分析》的報告,她圍繞2018年1~9月印染行業運行表現,主要影響因素及全年展望做了分析。
2018年1~9月,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產量357.00億米,同比增長0.48%,增速較2017年同期回落6.61個百分點。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行業轉型升級、生產要素成本、環保趨嚴、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下,印染布產量及其增速均處于近年來較低水平;東南沿海地區繼續發揮印染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行業發展新階段促進了產業組織結構的洗牌加速;骨干企業依托自主創新能力的積累與提升,平穩發展,開工與效益狀況普遍平穩,對行業經濟增長貢獻作用進一步凸顯,不注重提升的企業生存問題更加突出。
談及行業主要影響因素,林琳表示企業成本持續增加,大宗化學品大幅漲價,廢水、廢氣治理要求不斷提高,導致環保投入和運行成本攀升,人工成本持續上漲;環保壓力持續加大,近年來,印染行業節能減排水平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前些年的快速、粗放式發展,節能減排留下一些欠賬,成為當前行業發展“不協調”的一個表現;在越來越高的環保要求和社會責任推動下,企業需要不斷加大清潔生產和三廢治理力度。
印染機械分會的設立就是搭建行業交流的平臺,會上與會代表就知識產權保護、環保政策、如何拓展海外市場、企業如何健康發展等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康平納、常州宏大、江蘇海大、金恒豐、江蘇小太陽、江蘇賽格、三技工業等多家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