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苗族刺繡品慢慢走向電腦繡花機繡
在納雍經濟開辟區尺度廠房A區,西方韻味民族文化公司的40余名苗家主婦在事情臺前分頭繁忙,各類色彩的繡線穿進大型繡機的針頭,法式設定后按下按鈕,幾十組繡針齊刷刷在布料上繡出活龍活現的花朵。“飛”向山外的一批批苗族刺繡品,恰是出自這40多名苗族主婦的雙手。公司負責人羅俊華說,繡品走俏,求過于供,公司固定資產已達180萬元。2013年8月,西方韻味民族文化公司掛牌,納雍縣化作鄉倮都村苗族青年羅俊華圓了當年的機繡夢——花朵圖案是羅俊華和別的兩位錯誤開辟的,儲存在電腦中,想繡甚么調取便可。
羅俊華已經到過昆明,進刺繡廠學機繡。“苗家人的衣服、裙子講求刺繡。手工繡期間,一個苗家密斯從懂事起就開端自辦嫁奩,險些要到出嫁前能力繡完。”這是羅俊華想學機繡的緣故原由。但妄想碰到了實際的墻——刺繡廠不要他,因他是男生。
究竟有一家刺繡廠回收了他。他大喜過望,心想,就算不給人為都行,只需接管就好。但整整3年,老板都沒讓他打仗焦點技巧。
“老板辦公室有刺繡圖案、法式計劃辦法,但他從沒讓我進過。”羅俊華無法,日間下班,早晨就去網吧,上彀學刺繡圖案計劃。
為了積累辦廠資金,羅俊華又去了廣東,邊打工,邊學刺繡圖案計劃。
返來后,他在故鄉龍場鎮開辦了只要4個人的刺繡廠。納雍經濟開辟區樹立,由納雍縣政府構筑的尺度廠房建成,羅俊華應邀入駐,創立了西方韻味民族文化公司。現在,他有兩臺大型機械、多臺小型機械、40多名苗家工人,機繡夢正越做越圓。